產學連結|3-5-5_1131023_失智友善藝術處方日(SDGs 3、11、16)

講解時的「留白」不全然是壞事,適時的留白可以留個民眾思考的空間,也可以促進聽者之間對作品的討論。

  本次活動在國立台灣美術館進行,失智症患者及家屬及學生志工在最開始需要建立友好的關係,因此可以看到同學們認真的跟大家自我介紹,甚至連導覽老師也加入自我介紹、了解彼此的生活。

作品導覽:

《春光》-黃水文

  導覽老師以鮮豔的膠彩畫為開頭,向大家介紹畫家黃水文的創作歷程,期間導覽老師會用透過圖上大朵大朵的大力花引導患者及家屬討論在他們眼裡的圖樣。最後老師拿出了精心準備的花朵送給患者,加深他們對這場導覽的印象。

《參》-李俊賢

  《參》是一幅用色大膽的畫,所以患者跟家屬可以很快地反應出圖上的顏色,並且連結到生活中的場景。導覽老師很細心地連結了春光,詢問大家比較喜歡哪張畫,促使學生志工和患者及家屬的討論,氣氛十分融洽。

參與人員回饋:

  • 學生志工:能夠近距離接觸失智症患者及家屬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在互動的過程中學習到了跟患者溝通的技巧。令同學印象深刻的是當彼此愈發信任對方後,患者主動分享他從老師那裡得到的花,讓同學覺得很溫馨。
  • 患者及家屬:患者皆表達很喜歡此次導覽的兩幅畫,從鮮豔的色彩到到圖樣都很吸睛。家屬則感謝了導覽老師用心的講解,也對志工同學的貼心表達了讚賞。家屬覺得可以透過藝術處方日喘息、欣賞畫作,對他們來說是很珍貴的機會。
  • 個管師:個管師認為透過畫作連結家屬與患者之間的情感是一件很棒的事,一些對話的技巧例如:看到紅色會想到蘋果,患者對蘋果的連結為何?這些對話技巧可以運用在日常,連結生活中不同的意向刺激患者。
  • 導覽老師:老師們很高興可以參加這次的活動,除了可以訓練自己的導覽技能外,他也重新思考了講解時的「留白」不全然是壞事,適時的留白可以留個民眾思考的空間,也可以促進聽者之間對作品的討論等
Image
Imag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