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應SDG3健康與福祉、SDG4優質教育,期望提升「人文關懷」、「跨領域」及「社會參與」關鍵能力。
一、活動重點及目的:
競賽旨在促進醫學生對醫學人文的深刻理解與實踐,參賽者反思在學校中、醫療場域中的倫理和情感,藉由多元的創作方式啟發參賽者將醫學知識與人文素養相結合,進一步提升醫療品質,培養未來醫療工作者具備豐富的同理心與社會責任感。
期望讓參與活動的同學可以獲得三大成效:
- 對醫學人文有更深刻的理解與省思
- 促進參賽者在多元創作方式中的表達能力
- 使更多未來醫療工作者投入人文關懷


二、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競賽分為攝影、影音、新詩、散文、小說五大項目徵稿,全國共有3個學校(中山醫學大學、國防醫學院與成功大學)、55位同學參加,以人文關懷為主軸,結合對醫療領域的關注,進行生命反思與社會探討,將之融入於創作中。
發表會當日邀請了在各領域有特殊專長的評審親臨現場講評,讓來參與典禮的人收穫滿滿,彷彿聽了一場人生講座。藉由讓得獎者分享他們的得獎作品,得以互相交流創作理念,也讓所以與會者了解作品背後的醫學人文理念甚或作者本人的人生故事。
後續也在校內辦理為期一週的靜態作品展出,讓更多當日未能參與的學生、師長,可以透過文字或影像,得到不同的人生體會與感動。


三、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競賽投稿人次55人,發表會參加人數139人,參與滿意度94.1 %。競賽共有3個學校學生參與,徵得4支影像作品、19件攝影作品、21篇新詩、9篇散文與2篇小說。
學生回饋:
- 感覺可能是因為這是一個新的活動 大家還不了解 所以比較少人參加
- 希望活動可以繼續發揚光大
- 可以再多開非醫學主題的比賽


四、具體檢討與建議:
因是首次辦理,在人數的預估以及活動宣傳上,尚有許多進步的空間,明年可以將準備期再提早一些,讓更多同學與外校學生知道相關訊息,能得到更踴躍的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