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盡社會責任|2-1-9_1131025_精神科內的園藝治療實踐(SDG3、SDG4)

韌性校園,永續城鄉
一、活動重點及目的: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暨臨床心理學碩士班推展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於宏恩醫院龍安分院實施身心健康促進團體,以園藝治療為主題,帶領精神科住院病患進行園藝創作、分享與討論,融合自我照顧的理念,增進其人際溝通、情緒調適。亦藉此寶貴經驗,讓學生於參與過程中學習團體帶領技巧,體驗如何與精神科個案相處,以增進實務知能。

二、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本次活動為「社區心理衡鑑服務-精神科內的園藝治療實踐」,至宏恩醫院龍安分院辦理,團體性質為教育性成長團體,由臨床心理學碩士班研究生擔任團體主要領導者、大學部學生擔任協同領導者。團體目的為藉園藝創作,幫助成員抒發情緒,練習表達其感受與想法;同時,透過大團體分享,引導成員表述己意、與他人溝通,達到減壓、提升人際互動適應能力與自我照顧之成效。

活動呈現方式分為兩個部分:一為學生帶領園藝治療團體,與精神科病房個案們一同創作花材作品,完成後針對創作過程進行分組討論,由學生引導成員彼此回饋,最後各組推派成員上台展示成果、分享心得。二為院內臨床心理師帶領學生參觀院內環境,幫助其認識精神科病房的運作模式,並回饋本次團體的執行情形,提點進行以精神科病房個案為對象的團體治療時應注意的要點,討論引導成員分享時可介入之方向、建立團體動力與治療關係的撇步,引導同學們思考如何設計更貼近精神科病患的團體目標,並協助個案從不同的觀點進行情緒抒發、覺察與療癒,進而達到自我照顧。

三、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參加人數 67 人,參與滿意度93.1 %。

ImageImage
心理師介紹慢性精神病房運作模式成員進行園藝創作與團體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