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二:發展學校特色|第五屆失智症倡議工作坊

活動重點及目的:

  1. 促使大學生覺知失智症為全球共同議題,了解其對個人至國家的影響。

  2. 促使大學生學習福利及權利倡議準備至行動的工作過程。

  3. 帶領大學生共同為失智症患者、照顧者、家屬、社區的權利和福利倡議。

    失智症是導致全球老年人失能及生活無法獨立的主要原因,對患者本身、照顧者、家屬、社區及社會國家都造成嚴重衝擊。其病程長達8至10年,由輕度、中度、重度到極重度,每一階段之障礙及照顧問題都不一樣,為因應快速增長的老年及失智人口、延緩及減輕失智症對社會及家庭的衝擊、提供失智者及其家庭所需的醫療及照護需求,中央應整合社政、衛政、民政、警消、教育等相關資源,與民間單位合作,建立完善的失智照護網絡。

小組討論失智症的樣態和狀況

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10/01(六)教育訓練日

  1. 失智症是怎麼一回事:此課程由郭慈安老師講授,讓同學認識失智症的樣態和狀況,從失智症的十大警訊到整個疾病將會出現的歷程,還有台灣有關失智症的福利和政策。
  2. 與失智者對話:此課程由向上社會福利基金會余金英社工師講授,邀請鄒驣偉先生分享失智症患者的心路歷程,並讓同學直接提出問題。透過與失智症患者的直接接觸,讓同學更了解失智症患者處境。
  3. 失智症與失智症家庭的對話:此課程由年輕型阿茲海默症家屬和陳奕廷社工師分享心路歷程,讓同學直接聽到作為照顧者的心路歷程、困境,從過去到現在整個家庭磨合的過程,以及作為照顧者如何調適和應對家人患有失智症。
  4. 認識失智症資源:此課程由失智共照中心陳俞均個管師講授,講授內容有關失智症的篩檢、診斷、目前的社區服務、可以利用的社會資源,與預防失智者走失的協助和工具等。另外,讓同學了解目前失智症在病程中將會面對哪些法律上的問題,像是監護宣告和輔助宣告。
  5. 問題與討論:此課程由醫學系郭慈安老師講授,回答同學的問題與討論倡議計畫。
余金英社工師與鄒驣偉先生分享

   10/02 (六)教育訓練日

  1. 我可以為失智症做什麼:此課程由郭慈安老師講授,讓同學以失智症患者的角度出發,了解他們如何調適和克服日常生活的挑戰。並教授學生倡議設計八步驟,使成員能了解何謂倡議、倡議的方法,用不同的例子示範如何向社會各個群體倡議。
  2. 過去幾屆得獎作品:此課程由陳奕廷社工師講授,分享過去參加失智症青年倡議工作坊的經驗和成果,以及歷屆優秀作品的分享。同時邀請了歷屆的學長姐,分享倡議過程的心得與做法,讓同學加深實作的方向。
  3. 成功的媒體與議題行銷 和 失智症議題行銷企劃:此課程由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中心陳韻如副主任講授,讓同學認識媒體行銷的方式,了解受眾的想法和思考模式,從而進一步應用到有關倡議失智症議題的企劃。
  4. 問題與討論:此課程由醫學系郭慈安老師講授,並由不同的講師協助同學分組討論倡議計畫。同學分享組內的計劃,並由講師回應和分享建議。
年輕型阿茲海默症家屬分享心路歷程
慈安老師講解倡議行動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