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應SDGs為SDG3健康與福祉、SDG4 優質教育,期望提升有關「資訊科技」、「人文關懷」、「自主學習」及「問題解決」的關鍵能力。
一、活動重點及目的:
核子醫學治療學在臨床醫學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主要原因在於它能提供針對性強、精確的治療方式,尤其在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治療中發揮關鍵作用。核子醫學治療學的臨床重要性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明:
- 針對性治療:核子醫學治療學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藥物)來治療疾病,這些藥物可以直接靶向特定的器官或病變區域。這種治療方式相較於傳統的手術或化學治療,具有較強的靶向性,能夠準確攻擊病變組織,同時對周圍的健康組織損傷較小。例如,用於甲狀腺疾病的碘-131治療,能夠靶向甲狀腺細胞,有效地治療甲狀腺癌或甲狀腺功能亢進。
- 癌症治療的創新方法:核子醫學治療學在腫瘤治療中具有顯著的應用,尤其是在放射性核素治療中。這些放射性藥物會選擇性地積聚在癌細胞內,並釋放輻射,破壞腫瘤細胞的DNA,從而達到殺死癌細胞的效果。這種內照射療法(如肽受體放射性核素療法,PRRT)已廣泛應用於神經內分泌腫瘤等癌症的治療,且效果顯著。
- 個體化精準治療:核子醫學治療學強調個體化醫療,即根據每位病患的生理特徵和疾病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通過分子影像學,醫師可以在治療前精確測量病灶的受體分佈或其他生物標誌物,從而選擇最適合的放射性藥物及劑量。這樣不僅提高了治療的效果,還減少了不必要的副作用,增強了治療的安全性。
- 輔助診斷與治療評估:核子醫學治療不僅在治療上扮演重要角色,它的影像技術也能有效輔助診斷和治療評估。透過正電子斷層掃描(PET)或單光子斷層掃描(SPECT),醫師可以觀察疾病的進展,檢測腫瘤的活性或監測治療的效果,並根據影像結果調整治療方案。例如,PET-CT可在治療過程中追蹤腫瘤的代謝活性,及早發現復發或進展情況。
- 多種疾病的治療應用:核子醫學治療學除了在癌症治療中具有重要應用外,還可用於治療多種非癌症類疾病。例如,核子醫學治療可用於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骨轉移疼痛、淋巴瘤等,甚至在某些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中也具有應用潛力。其多樣化的應用範圍,使得核子醫學在各種臨床疾病的治療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 提高病患生活品質:相較於某些侵入性較高的傳統療法,核子醫學治療對於病患生活品質的影響較小。由於它能針對病灶進行局部治療,病患通常經歷較少的副作用,並且可以更快地恢復日常生活,這在慢性疾病或晚期癌症患者中尤為重要,能夠提高治療的舒適度與生活品質。
- 目前核子醫學治療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蓬勃發展,這部分的臨床經驗是非常珍貴稀有的,本次演講特別邀請這個領域的專家台北榮總核醫科林可瀚主治醫師分享其工作經驗及研究發現,以此增進同學對這個產業會遭遇到的醫學倫理相關議題及解決之道。

二、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本活動希望能藉由臨床經驗的分享使學生在實習之前先認識真正的工作內容及相關注意事項,避免學生在臨床工作時面臨困難卻無法解決,而且由具備經驗之台北榮總核醫科林可瀚主治醫師來介紹工作上的各項醫學倫理相關注意事項,這些真實面對突發狀況時經驗對學生的啟發更加重要。
三、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參加人數 80人,參與者整體滿意度 97 %,98 %認同此課程對未來就業工作有幫助。


四、具體檢討與建議:
核子醫學治療學對臨床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其靶向性強、治療效果顯著的特點上,還在於它能夠提供個體化的精準治療,並適用於多種疾病。通過這一技術,醫療界得以更精確地攻擊疾病病灶,最大程度減少對健康組織的傷害,從而提升病患的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在當前精準醫學發展的背景下,核子醫學治療學未來的應用前景廣闊,將繼續推動臨床醫療技術的創新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