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重點及目的:講授知識現象、分享經歷啟發,拓展學員的三觀三品。
二、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講者的專業分享,讓學員認識慈悲焦點治療,並了解該如何運用慈悲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幫助自己與他人。
三、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參加人數57人,參與滿意度100 %
- 慈悲是需要不停的去學習跟鍛鍊的。
- 學習到了該如何運用慈悲的世界觀去治療或是與其他人溝通。
- 改變了對慈悲治療的想法,遇到情緒苦難時並非轉移注意力,而是要面對自己,正視情緒的出現並且去解決。
- 原本我以為慈悲焦點是像慈濟一樣做善事、修養身心的感覺,但是在聽完講師說完之後才知道原來慈悲焦點治療中的慈悲是對自己或他人痛苦經驗的敏銳,以及去減緩或避免這些苦難的意願。
- 很喜歡課程中的一句話:許多事情不是你可以選擇的,事情的發生也不是你的錯,但是你仍有責任在有限的選擇中做出選擇。
四、具體檢討與建議:之後可以邀請不同心理治療學派的專業人士分享。

講師自我介紹

課程實況-1

課程實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