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創新精進|1-1-1_1130903_學涯定錨探索課程

對應SDGs為SDG3健康與福祉、SDG4 優質教育期望提升學生有關「資訊科技」、「人文關懷」、「跨領域」、「自主學習」、「國際移動」、「社會參與」及「問題解決」等關鍵能力。

1
林育誼副系主任的學系探索與大學生活概覽
2
黃昭硯醫師講授主題:談人生選擇
3
劉嘉民醫師介紹口腔醫學數位發展
4
黃正宜教師的學習思考課程

一、 活動重點及目的:
  經過前一階段的努力及淚水、汗水的學業路程,站在口腔大樓門口,是另一段學業的起點,大學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地方,尊重每個人的觀點和身份,希望來此的每一個人能牢記大學的使命和價值觀。

二、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本課程以大學之道的道理,融入牙醫教育理念,探索未來6年的牙醫領域的學習和其後的職業目標。授課教師藉由兩日課程規劃,搭配與同學的互動、同學間的小組討論、反思等,幫助學生獲得更多有關自己感興趣領域的知識,了解特定領域的核心概念和技能。同學亦藉此課程探索多個學科領域,擴大自己的視野,了解不同文化、價值觀和觀點。
  第一天課程配合探索牙醫系,改變同學對牙醫系的職涯目標不僅是牙醫師,可以從事醫學研究領域,如有育人熱忱,也可身兼教育者。而牙醫師也非僅僅看牙,目前衛福部在牙科訂有10大專科,例如:齒顎矯正科、口腔外科、口腔病理科、牙周病科、贋復學科、牙體復形、牙髓病科、兒童牙科、家庭牙科、特殊需求照護等。
  當一個好的牙醫師,最重要的就是在學時期的學習態度,大學的學習是自發性,是為了奠定有目標性職涯發展的基礎能力,因此,本日課程傳達的規劃學習進度、積極參與課堂、培養實作技能、發揮團隊合作精神、良善與人互動等,盼能予新生入學之初能立下的學習目標。
  因應時勢所趨加入數位科技發展應用於口腔醫學上的介紹,從以發展的數位科技,到目前最熱門的AI,同學的學習不再是傳統的手持器械工具及耗材,配合科技應用,學習可以更靈活,而應用在日後職場,能夠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同時提高了醫療質量。

三、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參加人數 79 人,參與滿意度 95 %

四、具體檢討與建議:
  本次為延伸新生輔導活動的課程,目的在使新生進入大學生活之際,提早建立清楚的學習和職涯目標。從回饋心得發現,新生帶著朦朧心情進入牙醫系,不清楚學習內容及未來,透過兩日課程,明白未來六年的學習方向,能踏實的規劃大學生活;數位教學設備的投入建置,本系教師對於教學內容規劃的積極與用心,也使新生感同並期許自己認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