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重點及目的:
《性別化創新於醫療領域的應用與挑戰》邀請高師大性別所並擔任多數性別委員會的蔡麗玲教授前來本校進行演講。本活動以「性別化創新」為主旨,性別映照醫療領域,帶領學員瞭解性別化創新概念透過交織性影響科學研究與實驗,為科學研究帶來創新發展。
二、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雙棲理科與社科的蔡麗玲老師現為高師大性別所教授,蔡麗玲教授曾為中研院光電研究員的背景促使蔡老師加倍著重理科議題下的性別。
講者分享於2005年Londa Schiebinger學者創造「性別化創新」詞彙,性別化「創新」意旨將具有生理性別、社會性別使用交織性分析促進科技化創新發展與發現,替公司、研究者在商品與研究上帶來更多的附加價值。為此,蔡老師申請國科會計畫在台灣推展「性別化創新」。
推廣層面,蔡老師善於將資訊解構並使用圖解呈現,蔡老師翻譯性別化創新在「科學」、「健康與醫療」、「工程」與「環境」領域的研究案例,並蒐集、偕同臺灣各領域專家整理台灣性別化創新之實例。例如機器學習(AI)、奈米醫學、動物研究等等,將性別思考帶入理工領域。講座後半段,蔡老師帶我們瀏覽《性別化創新》網站、《科科性別》與《性別·科技》網站,帶給現場教師職員與各方面研究者可研究之題材。
內容重點:
- 性別主流化與性別化創新
- 性別化創新在科學、健康醫療、環境、工程領域之應用與研究
- 性別化創新搜索與網站
三、活動之量質化指標:
(一)教師:參加人37人。回收問卷37份,滿意度:96%
(二)職員:參加人數36人。回收問卷36份,滿意度:94%
四、具體檢討與建議:
1.老師講課超認真。
2.講師資歷豐富講題新穎,覺得未來可多結合研發處或附醫廣宣,促進更多研究人員參與,讓課程發揮更多綜效

致贈感謝狀予蔡麗玲教授

演講實況-1

演講情形-2

演講情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