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創新精進|1-3-5_1130515_虛擬解剖桌應用教學影片工作坊(SDG3、4)

對應SDGs為SDG3健康與福祉、SDG4 優質教育,期望提升有關「資訊科技」、「自主學習」與「問題解決」的關鍵能力。

一、活動重點及目的:
  本次工作坊針對「虛擬解剖桌應用教學影片競賽」參賽同學抽選到的影片主題,分別請解剖學科7位老師 (曾拓榮、陳儷友、廖智凱、朱培銘、蔡如愔、林聖怡及陳欽昶老師)按其上課教學部位 (上肢、腹骨盆、下肢、頭部、胸背部、頸部及腹部)分組進行虛擬解剖桌應用教學影片的講解與指導,讓參賽同學能更加了解競賽規則及參賽影片要求,同時,由科上老師們對於參賽同學的競賽主題各部位會遇到的困難進行解答,使參賽的同學們可以如期繳交符合參賽資格的作品。

工作坊分組授課3
工作坊分組授課
工作坊分組授課2
工作坊分組授課

二、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 利用數位解剖桌內存的3D真實人體的影像,以及臨床醫學影像(如斷層掃描和核磁共振等)作為拍攝影片的素材。
  • 提供學生實際操作數位解剖桌的機會,培養他們對人體構造的觀念認知與自行探索能力。
  • 使用數位解剖桌拍攝短片,結合臨床實際病例,增加對學生人體骨盆及會陰區域的解剖構造認知。
解剖科老師示範影片觀看
解剖科老師示範影片觀看

三、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參加人數 30 人。

四、具體檢討與建議:
  參賽學生組別拍攝影片時,遇到教室環境太亮不適合影片拍攝,關於這方面的問題,未來科上已協助聯繫校方配合廠商評估教室影音設備,也請虛擬解剖桌廠商進行系統更新,方便參賽同學利用虛擬解剖桌內建影像擷取軟體進行影片拍攝,減少虛擬解剖桌畫面拍攝的反光影響;另外,參賽同學也遇到影片檔案過大無法存取在科上的隨身碟裡,這方面已請購更大容量的硬碟供參賽同學將影片資料下載下來,科上也請虛擬解剖桌廠商就軟體方面協助壓縮檔案大小,提供參賽同學更快下載到檔案,減少下載的等待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