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創新精進|1-6-2_1130531、0614_醫社系「醫起訪察社會:培養社會觀察與環境關懷的調查分析能力」工作坊(SDG3、4)

對應SDGs為SDG3健康與福祉、SDG4 優質教育,期望提升有關「人文關懷」、「社會參與」與「問題解決」的關鍵能力。

一、活動重點及目的:
  本工作坊旨在增強學生社會觀察與調查分析的能力。奠基於本系學生已於一至三年級修習社會調查相關課程(社會統計、社會研究法)及接受社會學相關訓練(社會學、醫療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社會學理論),期望透過工作坊加強學生具有社會調查的實作能力,鼓勵同學參加台灣社會學會舉辦的「社會調查師」專業認證考試。

學生上台展現成果報告
學生上台展現成果報告
老師透過板書給予同學回饋
老師透過板書給予同學回饋

二、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本學年之工作坊設計分為兩大課程模組設計(「社會調查師基礎能力導論」及「質性研究能力實作」)。「社會調查師基礎能力導論」將安排專家學者進行「社會調查師」認證條件及提供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的準備方向說明。
「質性研究能力實作」採取小組共學討論模式,針對質性研究的社會調查能力進行強化,協助同學熟悉質性研究規劃與進行方式,強化學生社會調查的研究、分析與詮釋能力。

三、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一共辦理2個場次,共30人次參與,整題活動滿意度為91%。

學生上台展現成果報告2
學生上台展現成果報告
針對報告給予意見
針對報告給予意見

四、具體檢討與建議:

  • 人數確認後需事先確認教室內椅子的數量是否足夠。
  • 評論人清楚指出報告者架構上不足的地方並給予意見。
  • 可以增加講者報告的時間,有些講者因為時間限制不能全部講完,覺得有點可惜。
  • 很謝謝老師們安排此次校外評審老師蒞臨參與工作坊,提供同學許多質性研究方面的建議。倘若未來有機會舉辦其他學術分享工作坊,冀望能夠有其他校外評審能夠幫助學生點評,以利學生未來在學術、實務、軟實力等各方面更進一步。再次感謝老師們及各位同學能夠讓此次工作坊圓滿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