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資中心主任頒發感謝狀
一、活動重點及目的:
本次講座邀請專長橫跨建築設計、原住民文化、宣教神學,來自花蓮馬遠村布農族的魯瑪夫博士,利用所學專長,深入中緬戰亂邊境拜訪當地少數民族,分享台灣人在海外人道救援工作中的奉獻和貢獻,以及原住民族教育議題在課程教學中的實踐與精進。
魯瑪夫博士分享他的個人經歷,包括從小因身分而受到歧視和挫折,以及如何透過堅韌的意志力和信仰的支持,克服種種困難成就事業。他在中緬邊境的深山裡,如何與少數民族建立起信任關係,傳遞福音,並培訓當地居民成為耶穌的門徒,建立教會,讓福音的種子在邊境地區生根發芽。從身為原住民的身分背景、學養經歷,為他對於難民營救助工作帶來了什麼影響?以及如何看待原住民族教育?

講座照片
二、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13:30-13:40 原資中心主任開場與頒發感謝狀
13:40-15:00 講師成長經歷、難民營工作介紹
15:00-15:10 休息時間
15:10-16:20 探討全民原教的精神與重要性
16:20-16:30 QA時間
三、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參加人次140,參與滿意度93.7%。(學生101人、教職員39人)
四、具體檢討與建議:
質性回饋意見:
- 印象深刻關於信仰和當地宗教文化相異、被其他人說是在「破壞當地」民俗文化的部分,講者的回應很有智慧。
- 牧師對少數民族的付出令人印象深刻。
- 講師深入難民營,從不同文化認知,而對雙胞胎有獻祭的習俗,傳教救部落雙胞胎的孩子的過程覺得大開眼界。
- 了解到更多關於原住民的一些文化習俗
- 被老師的精神感動,還有課堂中爽朗的笑聲。
- 到危險的戰場、惡劣的生存環境,需要不同的警戒與處事心態,同時又要保有對於人類的關懷,老師的經歷真的很不平凡,也很有勇氣與博愛精神。
- 老師笑聲很有魔性,講座中用不同角度去解讀原民文化,老師很熱情,口條也很好,非常喜歡。

講師與學生互動

學員聆聽講座
講師:江冠榮 Lumaf魯瑪夫
中原大學副教授兼任設計學院原專班主任、WIRI少數民族差傳創辦人
專長: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與聚落空間研究、台灣原住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原住民族生態環境建築共生研究、原住民社區總體營造規劃設計、世界南島民族建築永續與設計、少數民族人道救助與永續設計、少數民族差傳跨文化宣教研究、南島民族狩獵文化與空間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