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重點及目的:為提升本校學生對中國及亞洲音樂藝術的特色及各種樂器的製作維修等,特別安排參訪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


- 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本次活動,全程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系主任黃俊錫教授接待及擔任導覽。本次活動最大特色,是有機會參觀古琴製作工室、仿曾侯乙編鐘及編磬、小提琴工作室、印度尼西亞樂器—甘美朗(Gamelan)等平常同學們難得接觸的樂器及領域。例如:在古琴製作工室中,學生可以了解古琴製作過程,木材的選擇及甚麼是天然生漆等。其中更有討論到為何接觸天然生漆的人都會產生皮膚過敏的現象,產生了一個音樂與醫學的跨領域議題。另外,參觀仿曾侯乙編鐘及編磬時,同學們終於知道在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5世紀),原來中國已經發展出七聲音階及絕對音高的概念,表明周代的文化與科技已達到非常高的水準。參觀小提琴工作室,大家可了解小提琴的製作過程及一把小提琴的價值不斐,這門工藝日後可當作第二專長。同學從甘美朗樂器則能了解亞洲樂器的特色及演奏的禮儀,進而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另有古箏教室及聆聽打擊樂音樂會的行程,在此就不再贅述。總之,在短短一天的行程,大家都收穫滿滿,成果豐碩!


活動之質量化指標:參加人數26人,回收問卷17份。整體滿意度李克特5點量表:非常滿意-88%,滿意-12%。

具體檢討與建議:
因活動宣傳時間較倉促,加上活動日期在清明節前的周末,以至參加人數較少,為此活動略為美中不足之處。建議活動宣傳期至少要有1個月,並避開重要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