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失智症的認知訓練結合多元且創新的方法,引入新科技、虛擬現實技術或互動性強的訓練工具,不僅有助於維持患者的認知功能,更能增進其生活樂趣。
一、緣起
根據統計,全球每3秒就新增一位失智症患者,並預估以每年1萬人的速度增加。在罹患失智症後,除了認知功能的衰退、生活功能的退化、從社會退縮與封閉,也影響整個家庭的步調與節奏,例如:照顧者自身的壓力和挑戰;因此,如何預防失智症也成為近年公共衛生的重要議題。
隨著社會需求的多元化,失智症的認知訓練呈現出多元且創新的趨勢,從過往較為平面的桌遊、卡牌遊戲,轉為注重互動性、多感官參與的活動、運動方式,使長者可以參與更多肢體動作,透過觸覺和運動協調的結合,提供更豐富的感官刺激。
二、目標
- 認識認知訓練活動的目標與設計。
- 了解認知訓練活動帶領的操作方法。
三、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隨著醫療技術進步與平均壽命延長,失智症罹患人數也逐年增加。失智症並不是正常老化現象,患者不僅出現認知功能退化,也會影響患者生活功能及人際關係。根據研究顯示,運動是目前被證實能預防及延緩失智症惡化,並以有氧運動及肌力訓練效果較佳。
有關課程重點如下:
(一)治療方案
失智症的非藥物治療包含規律的活動、運動、社會互動等,結合多元性的阻力運動、有氧運動、平衡訓練等,以及搭配飲食控制和腦力訓練,將有助於有效的延緩退化。
(二)活動設計的要素
- 認知:此部分可以透過記憶力、數字運算、顏色形狀、五感、音樂律動等設計訓練內容。
- 平衡:影響此一類別的因素包含肌力、柔軟度、協調、干擾等。
- 互動
(三)地墊遊戲介紹
此款為認知訓練的遊戲,並分別以記憶力訓練、反應力訓練、互動式訓練為三大目標。系統遊戲區分簡易及困難,亦可調整反應時間,可以依照參與者的實際狀況調整。
在此部分,除了讓學生分別體驗遊戲內容,學生需兩兩一組,一個擔任參與者一個擔任指導者,以此訓練學生的如何下指導語,以及如何即時反應。
(四)運動處方需同時注意頻率、強度、型式、時間,才可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五)活動帶領方案設計
- 環境:注意活動的環境、光線,在說明時建議配有標示或圖片,且成員須知路徑動線,去除障礙物以避免跌倒,安全第一。
- 人:以全人生活照護為目標,促使個案可提升生活品質、活動參與、日常的生活功能,甚至找到其可以發揮的其他功能。
- 活動:簡化活動的步驟,減少活動障礙,以求簡單、清楚、明瞭,並得使更多人參與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