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重點及目的
大三同學預先建立醫學倫理概念(臨床經驗分享講座),醫學倫理的課題一直是都是醫學教育中極重要的軸心,醫學倫理的宗旨在於解除醫學科技與人性需求的衝突,所強調的是一種對是非、善惡的探求,其範圍涵蓋醫事人員(醫師、護士、藥師、醫療技術人員等)、學術研究、醫療機構及醫療體系等。
二、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本次講座由中山附醫肝膽腸胃科超音波檢查室暨博宣寧公司技術專員 黃意然小姐主講其個人多年的臨床檢查執行經驗,尤其針對她自己在小兒科,婦產科以及最多病人的肝膽腸胃科執業的經驗作分享,尤其如何應對行動不便的孕婦和難以控制的幼兒,該如何掌控試驗的過程,及其涵蓋衍生的多項倫理道德疑慮該如何避免及面對,這對同學的觀念建立極為重要。




三、活動之量化指標
參加人數 26 人,參與滿意度 90 %

四、具體檢討與建議
醫學超音波檢查是一種基於超音波的醫學影像診斷技術,與其相關的學科稱作超音波診斷學。超音波檢查使肌肉和內臟器官等軟組織可視化,包括其尺寸、結構和病理學病灶。在產科中,超音波檢查廣泛用於妊娠時的產前診斷。本系學生在臨床就業的選擇有許多是超音波相關的職缺,在他們畢業後到臨床工作會面臨很多超音波檢查時衍生的醫學倫理相關議題,因此本次講座內容讓學生能多增加各種關於臨床研究的觀念及法律知識,對學生未來的生涯發展有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