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重點及目的:
在醫學領域的學習中,認識人體解剖構造可說是學習的開端,學習解剖學知識的管道不僅止於課堂上的學習及解剖大體的實作,也可以透過各種類型的參考資源(例如:教科書、電子書、手繪圖譜、共筆、3D立體解剖學資料庫等)進行輔助學習,提升學習興趣,促進解剖學知識之建構。透過學生以影片方式呈現自己如何善用資源建構解剖學知識之分享,提升全校學生應用輔助資源建構解剖專業知識之技能。
二、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1. 多元參與對象:
競賽對象包括全校(含附屬機構)的學生及醫事同仁,促使來自不同背景對解剖有興趣之參賽者共同參與,激發出優秀的創新影片。
2. 創意發揮:
影片形式不拘,鼓勵團隊展現解剖學知識的創意應用,促進對解剖學的深度理解。
3. 多元參考資源:
強調不僅局限於課堂學習,鼓勵使用各種參考資源如教科書、電子書、手繪圖譜、共筆、3D立體解剖學資料庫等,提升學習效果。
4. 諮詢與指導:
提供諮詢窗口,由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張慧瑾老師協助解答有關可應用的參考資源、參考影片Demo、資源使用方式等問題,確保參賽者有充分的指導支援。
5. 優渥的獎勵:
提供豐富的獎項,包括獎金、獎狀,有助於激發參賽者的積極性。
6. 教學用途:
得獎團隊之獲獎影片無償提供給中山醫學大學機構網頁,可供教學使用。
7. 該競賽核心是以解剖學為主,參賽過程學生需要學習如何使用立體解剖&生理學資料庫的相關技能,因此邀請林芳輝講師及魏一華教授進行協助指導,提供參賽者解剖學相關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指導,讓學生可以在製作比賽作品時善用資料庫,同時加強解剖知識。
三、活動之成果表現:
參加總人數共計191人,總計31組報名參賽,共錄取前3名及優選與佳作各1名。
影片題材多元,涵蓋人體各個部位的解剖學知識,包括骨骼、肌肉、神經、血管、內臟等。參賽影片的製作水準也相當高,在知識性和創新性方面都表現出色。透過本活動,學生有機會學習如何使用各種類型的參考資源,例如3D立體解剖學資料庫來輔助解剖學的學習。在製作影片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深入理解解剖學知識,並將其轉化為具體的視覺化內容。因此,本活動有效提升了學生應用輔助資源建構解剖專業知識之技能。
四、具體檢討與建議:
參賽獲獎之團隊主辦方將提供更多後續影片修改的建議及協助,鼓勵團隊報名參加2024年中華民國解剖學學會舉辦之「創意解剖教學影片競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