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創新精進|1-5-1_1120802_醫學大學的生命教育圖像暨教師生命教育涵養講座

一、 活動重點及目的:
醫人、醫病、醫心是中山醫學大學的教育宗旨,期待講座能夠培育具有生命尊重之醫療專業人才,醒覺生命教育於醫學大學之推展。本次講座主要希望借重孫教授在生命教育豐厚的學術研究成果與務實的生命教育育成與推廣經驗,和我們分享大學生命教育的經驗,並對醫學大學的生命教育給我們一些指引。期待老師們能在今天的研習中,反思個人的人生哲學觀、學習孫教授的生命教育推動經驗,並思考如何將之應用在個人教學、研究與服務上,也鼓勵全校教職員都能關注醫學大學的生命教育。


二、 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此活動屬於演講結合座談會形式,邀請國內生命教育專家學者孫效智教授蒞臨本校演講,以分享孫教授在國內推動生命教育推動的經驗談。亦請本校3位曾參與並完成臺灣大學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種子教師訓練、通過病主法與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與種子講師訓練考核之本校教師擔任與談人,與主講人孫教授共同對談、並於講座中與參與者開放討論生命教育議題。
內容分享:


(一) 講座前半段的演講為以孫教授個人生命史為出發點,再論及大學教職員應如何在生命教育的範疇上思考及著墨。孫教授在演講時分享了生命教育豐厚的學術研究成果與務實的生命教育育成與推廣經驗,他提到現今的教育體系重在技能養成、而非觀照自己的內心,所以社會上形形色色的社會案件,有部份原因在於人們缺乏照顧自己的心,所以大學教育偏重技能的養成並不會使人類社會變得更好,反而更加失衡。


(二) 講座後半段則為孫教授與本校教師之座談,透過討論生命教育的思辯,讓每一位提問者、參與者、聆聽者也能試圖從他人眼光與不同視角,來描繪自己對生命、對生命教育的想像及扣問。

三、 活動之量質化指標:
量化指標:參加人數77人。滿意度:96%


四、 具體檢討與建議:
(一) 講者分享精彩,時間有限無法完整聽完。
(二) 主講人非常讚。
(三) 收穫良多。
(四) 很觸動,找回初心,謝謝老師。
(五) 對人生的探討與啟發 有更好的反思與回饋 也在今天的精彩分享中洗滌了自己受傷的心靈 獲得了前進力量。
(六) 受益良多。
(七) 謝謝,收獲很多。
(八) 希望未來能再次邀請孫教授演講。
(九) 謝謝老師溫柔的分享生命,用生命陪伴生命的熱情!也謝謝辛苦的工作人員!
(十) 孫老師的上課讓自己學習更多更深入對生命教育的瞭解與應用。
(十一) 非常好。
(十二) 建議多辦這類課程。

黃建寧校長(左)致贈紀念品與感謝狀

孫效智教授演講與課程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