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創新精進|1-5-2_1120608_醫社20系慶專題演講-職涯發展與老人活動帶領

一、 活動重點及目的:
特別邀請目前任職自由工作者同時為本系優良系友的賴佩怡社工師,返回母系分享從醫務社工師轉職成兼職社工師及社區老人活動講師之職涯發展歷程,提供同學對於職涯發展有更多認識與瞭解,更能深化對本系畢業後多元職涯發展的認同。


二、 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賴佩怡講師具備社工師、芳療師、粉彩正指導師等三種角色,活動前半段由講師分享從醫務社工師轉職成兼職社工師及社區老人活動講師之職涯發展歷程,分析朝九晚五與自由工作者之間的優點與缺點,以及若要成為自由工作者必須具備多種不同專業。同時分享在社區活動中,所撰寫的方案與教案內容,針對不同參與者提供的媒材與指導必須因人而異;下半堂分享,則帶領同學實際體驗在講師在社區課程中老人和諧粉彩活動,透過削粉、使用指腹抹粉、疊色,使用模板挑選圖案等,同學們在課堂中都完成自己的作品。


三、 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1.參加人數 41 人,參與滿意度 90 %

2.質性回饋

  1. 這次的演講讓我發現原來畢業後還可以學習到如此多元、創新的職涯領域,可以從興趣變成職業是一件很棒的事。
  2. 講師分享他在當兼職與全職的自由工作者的過程,自由工作者確實要花很多的時間在督促自己,尤其他不同像在醫院當社工一樣,工作會主動上門,而是需要自己去聯繫社區及相關機構,給予你機會,也要學著擴展業務範圍,讓大家需要相關課程的時候,可以第一個時間想到你。
  3. 老師給我們看一些長輩的作品,帶活動的過程也會根據高齡者的狀況增減難易度,讓長輩都能有自信的完成自己的創作,我認為之後期中實習在日照中心時,也能運用多元的活動帶領長輩們進行團體工作,設計一些小活動不僅能拉近與長輩之間的距離,也能讓長輩在機構裡面玩的開心!
  4. 看見講師多采多姿的生活與不同身分的身分也讓我覺得未來真的需要具備其他專業,也期許自己可以在大學最後一年看見自己多元的一面。

賴佩怡講師分享職涯發展與選擇

賴佩怡講師帶領同學體驗老人活動與實際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