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活動重點及目的:
講者分享了自己經驗,讓同學們更了解到臨床心理師,除了從成為臨床心理師的路上可能遇到那些挑戰,到為了的工作內容及場域等,讓同學們能夠更好的去反思臨床心理師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最後到底要不要踏上成條道路。
二、 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透過講師的分享,同學們能夠去反思自己對於臨床心理師的預期,除此之外,也讓同學們去反思自己的特質對於職業的影響,但也經由講者的分享,了解到特質並不一定都是阻礙,而是「如何善用」才是同學們需要去思考的。
三、參與者回饋:
- 今天黃心理師和我們分享了有關成為臨床心理師的大小事,其中提到了她實習還有就業時的一些經歷讓我的印象很深刻,令我感觸很深,甚至也會開始懷疑自己未來若是有幸成為一位心理師之後,我是否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心理師,也突然覺得成為心理師的這條路十分崎嶇難行,但我相信只要付出熱忱、付出努力就可以成功!
- 自律對一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
- 臨床心理師和我們原本想像的不一樣,而且心理師除了同理心以外還有自己有適當的心理調適。
- 我很喜歡今天講師分享的一個觀點,就是一個悲觀抑鬱的人是否適合成為心理師。講師說答案是不一定,因為同一個特質可能是加分項也有可能是扣分項,特質本身就是雙面刃,只要用的好就能成為保護大家的劍,用的不好就會變成刺向自己和他人的刀。
- 「心理師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自己本身」有不足時,就是進廠維修!自我精進!謝謝講師和我們詳細的分享關於心理系的相關細節與職涯規劃,我認為最受用的是關於薪資、課程內容、心理系的心理素質培養、工作內容!我相信透過自己專業的諮商與晤談,帶給需要幫助的人身心協助與回饋,感受被需要的價值與肯定,一定是最大的收穫與動力!


講師分享成為心理師的原因與心理師的工作場合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