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創新精進|1-5-2_1120504_幼兒發展與教養:兒童臨床心理師的角色、責任與價值

一、 活動重點及目的:
從兒童臨床心理師的角色來連結幼兒的發展與教養,運用臨床的經驗提供同學在未來職涯上的認識,並點出一位兒童臨床心理師的責任與價值。希望讓同學們對於心理系畢業後走往臨床的道路上有更深更多元的理解,並且培養世界觀、價值觀、生命觀,同時活出有品德、品質、品味的人生。

二、 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1. 觀察學習教養與教育省思
    ◎全人發展
    ◎觀察學習作業的複雜度
    ◎自主學習 vs.觀察學習
    延伸討論:教養與教育省思
    Where:生活現場 vs.教育教學情境
    Who:觀察 /自學 vs.觀摩 /教學
    Why:學習價值,短中長期目的是熟悉技能還是理解與應用
  2. What:示範中的錯誤 -正確; 線索特徵屬性、因果規則、結果與目標
  3. -When:容許失敗的範圍;特定方法 vs.創意
  4. How 保守指令與規範 vs.引導 vs.提示 vs.開放與探索
  5. -Which:孩子的行為傾向與情緒特質
  6. 2.兒童臨床心理師工作經驗談
  7. ◎踏入臨床 心理師這一行
  8. ◎成人 vs.兒童臨床心理師
  9. ◎職責內的服務
  10. A. 心理衡鑑
  11. I. 腦心智功能:智力、思考、計畫與決策、記憶、注意力 -衝動控制、神經生理、情緒、
  12. 人格
  13. II. 晤談
  14. III. 標準化測驗、量表
  15. IV. 語文、非語文
  16. B.心理治療
  17. I. 心理動力、認知行為等學派取向
  18. C.親職教育
  19. D.親師合作
  20. E.校園 /社區心理衛生宣導

利用小活動帶出模仿背後的意義/解說模仿能帶出共鳴(同理心、效仿 )

三、 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1.參與滿意度 95%

2.參與者回饋

  • 在每一個階段都可以選擇拓展自己的世界觀,開開眼界。就算沒有選擇到國外,也可以利用很多不同的管道累積自己的經驗,對於未來的工作和生活更有幫助。
  • 了解到一些平常沒辦法接觸到的知識,像是兒童心理在實踐方面會遇到的問題,和兒童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笨」。
  • 價值觀、品德方面的深入理解:因為心理師實務工作上的倫理議題很難,不是非黑即白,所以多聽聽專業人士的經驗有幫助建構自己的處理方式。
  • 我覺得講師有提到很多臨床心理師的價值,雖然講師說這個職業是情緒的垃圾筒,但是有提到臨床心理師的價值,而且對於兒童病患能有往好的方面成長,其中與個案溝通也有很多技巧與倫理觀念 。
  • 心理師不只要展現自己專業的一面,同時也要在倫理與道德間作抉擇,面對不同的情況,也需要臨場反應 ,值得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