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高教深耕亮點成果展介紹(三大主題六展區)

食農教育校園實踐:台中特色作物—麻芛多元跨域課程:陳璟賢主任團隊(助理:楊祺萱),展出形式: 影音放映—藉由與在地文化元素「麻芛」的共融及連結,並搭配 STEAM 教學活動設計深化學生對USR的認同及傳承使命以提升校園執行社會責任的實踐力。讓學生親自體驗農作物栽種、採收、烹飪,實踐食農教育精神。經由親自照顧,體驗農事辛苦,最後收成採集並加工製成各式成品,加深學生對於食材營養了解與珍惜食物。

Image 42

迴旋梯文學獎作品—悅讀寫樂趣 :石美鳳主任團隊(助理:薛慧雯),展出形式: 1.靜態海報,2.歷屆得獎作品書展,3.線上作品展覽。結合本校醫學人文精神之特色,透過閱讀啟發與寫作的表達,營造校園醫學人文之氛圍,以提升學生醫學人文素養。

Image 46

點亮世界友善校園 —原來如此:World of learning李健群教授團隊(助理:張育銘、郭名真/深耕助理:施妏靜),展出形式:1.靜態展,2.關卡小遊戲,以臺灣原住民族16族群地圖為基礎,設計拼圖遊戲;參與者可藉由拼圖遊戲過程,配合族群文化簡介提示,來認識臺灣多元族群文化。

生命教育-你的情緒,花知道-38種花卡線上測驗解讀 :王郁茗副教授團隊(助理:石容與),展出形式:1.生命教育問答集(線上測驗),利用線上互動式的花卡與顏色測驗,讓學生覺察情緒脈絡,並佐以他人的生命歷程故事,進而反思自身的生命意義。       

Image 45

虛擬實境高齡者職能治療:范詩辰教授團隊(助理:林姍瑾),展出形式:靜態海報展出。阿特發互動科技來自師範體系的創新科技團隊,致力於推廣Mobile VR,利用 Mobile VR 『輕便、穩定、快速』的導覽眼鏡APP開發,以及3D360環景影像,來介紹高齡者職能治療。並將VR科技融入教育及提供完整的VR導覽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21世紀關鍵5C能力 (溝通協調、團隊合作、複雜問題解決、獨立思辨、創造力) 接軌上新式教育,發展VR Maker 新式學習課程融入教學。

Image 43

AR智慧校園醫護英日E指通:黃燕鈴、林信甫教授團隊(助理:林姍瑾),展出形式: 1.靜態海報,2.APP介面展出,教師發展智慧校園APP客製化介面式數位科技,透過導入AR技術結合醫護英,日文自編講義內容,教學過程將醫護 英、日語結合AR資訊科技,藉由AR創新教學提升學生的課堂積極參與度及持續課後自主學習。特展—德曼莎識能學習之旅與友善關懷:一個為失智症臨床工作者平常遇到的挑戰所舉辦的前瞻研討。發表者以簡潔的方式帶領認識新興議題以及問題解決的方向。議題沒有設限,只有無限的熱情,期待邀約有心人一起來建構一個德曼莎的友善社會環境。

Image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