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創新精進|1-6-7_超音波技術實驗學生課後自主練習與實作

對應SDGs為SDG3健康與福祉與SDG4 優質教育,期望提升學生有關「自主學習」、「問題解決」以及「團隊合作與協調溝通」的關鍵能力。

一、活動重點及目的:
  提供儀器與耗材讓學生能在課後時間以團隊方式來實驗室自主練習超音波各項掃瞄檢查技術,並精進熟悉各項切面診斷技能,且於團隊練習中體會專業合作與協調溝通的重要性。

同學課堂實作
同學課堂實作
同學課堂實作2
同學課堂實作


二、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先試行臨床實驗課操作教學及實作評量,建立操作與管理流程。針對腹部超音波及心臟超音波掃描技術教學,導入超音波學習及評量系統,學生在資深臨床教師示範後,會依超音波儀器判讀功能指示重複訓練該項檢查,學生可於課後多次練習,強化學生自主持續學習效能,直到通過系統評量考核並達醫師認可的影像品質。

同學課堂實作3
同學課堂實作
同學課堂實作4
同學課堂實作


三、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a. 隔周課堂上課2小時,每周學生自主練習時間6小時。
b. 一般超音波技術實驗分兩個班,每班每周上課3小時,每周每班學生自主練習時間8小時。

  參加人數 80人,參與滿意度 85 %。
  活動成果:學生回饋問卷中呈現針對自我持續學習及問題解決這兩項有顯著的幫助!

對求職的幫助
問卷結果:是否有助於求職?
共通職能的提升
問卷結果:共通職能的提升?

四、具體檢討與建議:

  • 因超音波儀器採購尚未有結果,目前只以舊式傳統超音波儀器進行教學及學生自主練習。
  • 本活動包含「心臟超音波技術學」及「超音波技術學實驗」兩個課程的課後實作練習,修課人次超過100人次,但目前僅有1129實驗教室可供為自主練習空間,兩台超音波儀器給學生練習使用,無法提供足夠的練習時間與空間是目前最大的問題。
  • 活動需要大四學長姐或是專業教學助理從旁協助,以提高練習效率及技巧的準確性,人力需求也是需要再尋求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