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重點及目的:
(一)活動重點:
「瓶中生機:手作生態瓶工作坊」的計劃,旨在啟發大學生們對環保議題的關注,培養他們關心地球、 尊重生態、擁抱環保的意識和行動。
(二) 活動目的:
1.促進社會參與 & 提升環保意識:中山醫校園是學生專業實踐、道德投入及關懷參與的場域,透過手作生態瓶工作坊,學生們將深入了解生態瓶的原理和環保價值,從而提高他們對環保議題的認識和關注度。本活動旨在以行動代替口號,藉由實際製作生態瓶讓學生基礎且扎實的認識生態保育,強化學生對社會、環境的責任感並建立環保公民意識,進而了解自己與永續的距離。
2.推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融入活動中,讓中山醫學生了解和認識這些目標,本活動特別聚焦於第13項「氣候行動」及第15項「保育陸域生態」。激發本校學生對SDGs的關注和參與,並進一步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和社會進步。
3.促進學生間交流與合作:工作坊提供一個學生與講師合作和互動的環境,學生們能夠共同學習、分享和合作完成生態瓶的製作,從而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流。
4.關懷經濟弱勢學生:本活動優先錄取經濟不利學生,由於在坊間體驗手作生態瓶並不便宜,本活動為他們提供此有趣且有教育價值的機會,讓他們不用受限於經濟壓力也能有機會體驗到美好的生態瓶手作,並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5.傳播環保訊息:學生們將成為活動的推廣者和宣導者,他們可以將在工作坊中學到的知識和經驗分享給他們的家人、朋友和社群,以擴大環保訊息的影響力。


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本次邀請的謝資景講師曾說:「當你凝視著這渺小的綠色植物,會洞見一個遼闊的世界從中展開,一如宇宙的縮影。當苔蘚在永恆的時間點,隨著時間的變化,它呈現出多種樣貌的改變,讓最自然的生命型態,在時間軸上添加了完美的記號。」
生態瓶是一個微型生態系統,通過在瓶中創造一個平衡的環境,讓植物和動物能夠相互依存和生長。它象徵著生命的延續和環境的重要性。透過觀察和研究生態瓶,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生態系統的運作原理和生命的脆弱性。然而,生態瓶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實驗或裝飾品,更是一個象徵著環保的生態符號。透過手作生態瓶工作坊,能夠讓大學生們親身體驗製作生態瓶的過程,並透過實踐來理解和感受環保的重要性。這個手作生態瓶工作坊不僅僅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更是一個共同參與的活動。
本次活動共有55位同學報名,錄取20名學生後,又有2位學生願意以自費方式參加,其中經濟不利學生計有5位。因在暑假期間辦理,怕學生因免費活動而無故缺席,故請學生報名後需繳交100元訂金,此訂金於活動當日簽到後即歸還。當天報名同學全員出席,並很認真的聽取講師的講解及教導製作屬於自己的生態瓶,並了解後續應如何的照護維持方法,每個同學都開心的學到一種綠色植栽的技巧。


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參加人數 22 人,參與滿意度 100 %
具體檢討與建議:
原預計活動定在暑假,又是關於生態瓶這類較為不吸引人的主題,本活動最後決定人數上限為20位同學。沒想到最後出乎意料的大受歡迎,共有55位同學報名。優先錄取經濟不利生後,後續用報名順序決定剩下的補助名額,因活動補助名額上限為20人。考量其餘報名者也有參與活動的權利,加上講師願意多增加開課人數,故提供後面未錄取本活動免費名額的同學,可以選擇自費材料費450元參與本活動。最後共有2位同學願意自費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