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問題高居失智症風險的前三名,聽力退化往往也對人際溝通產生隔閡與不便。透過認識聽力與聽力退化、失智症的風險與資源,好好預防因聽力損傷所造成的傷害與影響。
課程緣起:
隨著高齡社會的到來,失智症所衍生問題愈來愈重要,也因此,如何預防失智症是不少人想知道的問題。聽力問題高居失智症風險的前三名,聽力退化往往也對人際溝通產生隔閡與不便。本場的演講希望透過認識聽力與聽力退化、失智症的風險與資源,好好預防因聽力損傷所造成的傷害與影響。
課程目的:
1. 了解聽力退化與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關係。
2. 認識聽力保健的知識。
課程特色與摘要:
(一)聽力退化會發生的狀況
聽覺敏銳度下降,對高頻音不易偵測。在處於吵雜或多人對話的狀況,將無法聽清楚他的對話;會不自覺放大自己說話的聲音或其他揚聲器的聲音;相較女性和小孩,更容易聽清楚男性的聲音。
(二)聽力損失的發生
人類從20歲開始聽覺能力開始從20,000 Hz退化,其他因素包含基因、疾病、環境和性別也會有所差異。
(三)聽力損失的相關研究
- 聽力損失與年齡性別的關係: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男性比女性更早且更容易有聽力受損的狀況。
- 聽覺障礙的人口統計:WHO 於2018年全球統計資料表試>65歲,約33.17%有聽力損失的問題(聽力損失通過標準平均為40dB HL)。而根據我國衛福部統計2022年全國領有聽覺障礙身障手冊的人口佔全國身心障礙總人數的10.8%,在身心障礙類別中排名第三。
- 依照近年調查數據結果顯示,聽損的男性人口大於女性,且若有高血壓、糖尿病及腹部肥胖者,共容易伴隨聽力損失的發生;另有關認知功能、憂鬱及自殺想法也與聽損有關。
- 對於年長者而言,聽力是最常見的感官損失,通常因漸進的發生而不易察覺。
(四)如何預防年齡導致的聽力損失
- 氧化壓力源於噪聲、耳毒性藥物和衰老的過程,也就是自由基過多而抗氧化物不足,線粒體中活性氧物質 (ROS) 的過量產生會降低抗氧化防禦機制並激活耳蝸組織中的細胞死亡途徑(Puga, Pajares, Varela-Moreiras, Partearroyo, 2018; Srdjan et al., 2015)。
- 除了基因與環境因素,降低慢性病的發生和適度的營養攝取。
(五)聽力損失為什麼會誘發失智症
- 認知儲存耗盡:聽力損失將導致更大的認知負荷,在注意力、短期記憶及執行協助言語知覺功能下降(Loughrey等人,2018)。
- 社交隔離:聽損者因為溝通障礙,即使沒有其他疾病,也會降低其社交的意願,並因而增加失智症的風險(Strawbridge,2000;Mike, Kawachi & Lin,2014)。
具體檢討與建議:
內容對於沒有非醫療、聽力相關工作者也容易吸收,並得以建立基本知識,希望接下來可以安排進階的課程,以求更有系統的了解處置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