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僅提升了失智症友善意識,也希望在未來能夠成為推動友善環境的一員,無論是在職場還是社區中,都能運用所學,讓社會更加包容與支持失智症家庭。
藝術輔療活動:以創作體驗促進理解與情感連結
面對失智症照護的多元需求,藝術輔療提供一種溫和、創意且具療癒性的介入方式。本活動以「樹葉拓印」為主題,融合自然元素與簡單手作,讓參與的大學生與教職員在創作中釋放壓力、舒緩情緒,並提升對失智症患者情感需求的理解。透過金色顏料與各式葉片拓印,作品既富年節喜氣也具有紀念與實用價值,如書籤或賀卡。此活動材料容易取得、操作簡單,所有年齡與能力程度者皆能輕鬆參與,不僅增進專注與手眼協調,也創造彼此交流、共享經驗的溫暖氛圍。藝術成為媒介,串起理解與同理,讓參與者在創作中理解失智症患者的世界。
成果發表競賽:回顧行動歷程,深化同理實踐
為鼓勵學生反思並整合參與失智症相關課程與活動的學習成果,活動中特別設置成果發表競賽。學生以海報展示參與歷程、分享心得,回顧從識能講座、陪伴活動、體驗課程中獲得的啟發。多數學生表示,透過實際互動與觀察,他們對失智症的認識已超越書本理解,體會到患者與家庭所面對的壓力與挑戰,也學會了如何以同理的方式與患者溝通。這樣的經驗不僅拓展了學生對疾病的認知,更讓他們反思自身未來在專業與社會角色中如何實踐友善行動與助人精神。
教育與實踐雙軌並進:強化學生關懷力與行動力
本活動不僅著重情感層面的觸動,更藉由創作與成果分享,引導學生理解失智症議題的社會面向與倫理思辨。透過藝術實作與競賽發表,學生從體驗中獲得自我成長,也強化了對失智症患者及家庭的尊重與包容。主辦單位亦藉此活動蒐集學生回饋,評估課程成效,以利未來課程優化與延伸規劃。整體而言,本活動不僅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觀察力,也強化其關懷力與實踐力,為建構更友善的失智照護社會奠定基礎。所學的契機,對於培養未來的失智症友善人才具有深遠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