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校園,永續城鄉 |
一、活動重點及目的: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暨臨床心理學碩士班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推廣社區心理健康,以兒童為對象,並以測驗工具「貝萊嬰幼兒發展量表第四版中文版(中文版Bayley-4)」作為投入服務的起點,評估兒童之整體認知功能與發展概況。活動目的為邀請講師為本校心理系學生進行專業培訓,熟悉中文版Bayley-4的施測流程、結果解釋與臨床應用,學習專業知能,以利增進未來社區心理健康服務之品質。
二、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本次活動為「社區心理衡鑑服務-Bayley-4工作坊」,邀請亞洲大學心理學系廖御圻副教授、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附設醫院復健科黃文琳臨床心理師蒞臨講授,闡述Bayley-4中文版量表的標準化施測程序及操作方式,以及個案報告撰寫的指導與建議,提升學生對測驗概念的熟悉度並加以應用。
活動呈現分為上、下午場,內容一為講師授課,詳細講述測驗建構理論、施測注意事項與各項分測驗欲測得之認知功能,並實際示範演練,讓學生充分了解標準化計分對測驗結果之影響,同時協助同學鞏固過往習得之兒童發展心理學相關知識,梳理發展歷程,以對服務對象有更進一步之認識。二為帶領學生操作測驗與回饋討論,使其熟悉測驗流程,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融合晤談、測驗、行為觀察,逐步形成個案概念化。學生回饋熟悉臨床場域且具備社區心理健康實務經驗的講師們,能以專業視角精闢解析其疑問,釐清施測過程中的細節、迷思,並予以即時指導,除了讓問題討論更聚焦、具體,亦能幫助學生反思如何面對臨床個案的突發狀況,更進階了解社區心理健康服務的範疇。
三、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參加人數 22 人,參與滿意度 95 %
![]() | ![]() |
講師介紹Bayley-4中文版之測驗工具與施測要點 | 講師示範施測流程與計分方式 |
![]() | ![]() |
學生實際操作測驗工具、練習計分,嘗試依現有資訊與分數推論測驗結果 | 講師與同學一同討論施測過程遇到之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