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應SDG3健康與福祉、SDG4優質教育,期望提升「人文關懷」及「問題解決」關鍵能力。
一、活動重點及目的:
邀請國內專家講授醫學-心理跨域講座,提升學生從生理到心理之跨域知能,強化心理病理理論核心能力,以達到全人生-心-靈-社關照。
二、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跨越傳統心理學各學門,結合生理、心理學,以及人工智慧等知識,有助學生更全面地理解心理健康。


三、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量化回饋:參加人數約45人,包括心理系、醫學系、護理系等系教師,與心理系、醫資系學生。參與滿意度為4.8分(滿分為5分)。在三觀三品中,多數同學認為最可提升「價值觀」。
質性回饋:以下列舉同學回饋,作為實作督導質性指標。
- 對於醫學人文,以及AI在臨床上的實際運用有更多的了解,透過講者的台風可以讓我們進入狀況,且更融會貫通裡面
- 對病人的關心是所有醫療人員都應該放在心上的,不是團隊中的特定專業負責,以及智慧醫療的必要,整合病人的所有醫療紀錄和狀況才能更安全、周全的為病人訂定醫療處置、計畫。
- 感謝林教授的無私分享,讓我們有機會了解全人醫療內容,以及IA在醫療中的應用。講座裡的每個故事也都讓人印象深刻,希望也能成為讓人感到溫暖的心理師!
- 了解智慧全人醫療的意義,還知道全人照護的重要性,也是身為心理師最需要做到的一件事。演講使我開始反思心理師在這當中的角色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