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重點及目的:
食安問題於近幾年盛傳頻繁、層出不窮,其中包括:標籤標示不實、篡改有效期限、發現有害物質以及使用劣質品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健康和信任度。於是監督及制定嚴格SOP的工作更為消費者所重視。除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外,提高消費者意識也至關重要,普及食品安全相關知識及宣導如何挑選、識別安全食品,因此殂了食品安全食育推廣也為當前政府積極推動的項目之一。
二、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食品安全問題有95%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而在這些病毒中,諾羅病毒是罪魁禍首,占了99%。諾羅病毒是一種極具傳染性的病毒,常見於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並且在人與人之間也很容易傳播。當感染者處理食物時,如果沒有遵守衛生標準,就可能導致大規模的疾病爆發。
基於食安事件其複雜性和多變性,往往無法真正有效地找出原因。這是因為食品供應鏈涉及多個環節,從生產、加工、運輸到銷售,每一環節都有可能出現問題。為了強化食品安全監管,課堂上陳志銘組長提出目前政府走向及政策,首先尤為重要的是制定更嚴格的食品安全法規和標準,並監督其落實執行;其次是要求生產製造過程透明化,建立全面的食品溯源系統;最後是鼓勵企業建立內部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養成自主管理習慣,並獲取ISO等相關認證。這些措施的目的是為了確保食品安全,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同時強調提高消費者意識亦尤然重要,普及食品安全相關知識及宣導如何挑選、學會識別安全食品,儼然是預防食物中毒至關重要的一道防線,然優先挑選相關認證標籤之食品將可大大降低危害風險的發生率,因此臺中市政府積極針對食安、食育向下扎根。食品安全環環相扣,涉及生產者、監管者和消費者多方的共同責任。透過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提高生產製造過程透明度、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加強消費者食安教育等,可以有效保障人民健康,讓民眾買的安心、吃的安心!

三、具體檢討與建議:
保障食品安全是每個人都需要關注的問題,而不只是生產者。我們應該主動了解食品資訊,選擇品質可靠的食品,並支持政府和業者的監管措施,以共同守護食品安全。並通過提升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識,我們可以共同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保護自身和他人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