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重點及目的:
活動於南投縣信義鄉久美國小舉行,該校位於玉山山腳下,學生多為布農族與鄒族。本次活動與台灣食物銀行協會合作,推動「資源不浪費,台灣無飢餓」理念,關注食物浪費問題。配合國健署推動全穀及未精製雜糧營養教育,提升學童對全穀食品的認識,並鼓勵增加其攝取。活動包括闖關遊戲,五感體驗全穀食品的美好,並帶領學童參與烹煮全穀飯及製作綠豆糕的過程。學童將認識多種豆類和穀物的營養價值,如黑豆、黃豆、燕麥等。
活動與台灣食物銀行協會合作,讓營養系學生實際執行營養教育,應用所學回饋社會,並演練營養師衛教技能。活動包含營養講座及三大闖關活動。講座內容涵蓋全穀雜糧類的種類與好處、如何分辨精製與未精製穀物及課堂小測驗。闖關活動與綠豆糕製作示教與品嘗也在其中,強調全穀雜糧類的重要性,並加強學童對未精製全穀物及蔬果對健康的好處的認識。
二、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活動特色
活動與台灣食物銀行協會合作,讓營養系學生實際執行營養教育,應用所學回饋社會,並演練營養師衛教技能。活動包含營養講座及三大闖關活動。講座內容涵蓋全穀雜糧類的種類與好處、如何分辨精製與未精製穀物及課堂小測驗。闖關活動與綠豆糕製作示教與品嘗也在其中,強調全穀雜糧類的重要性,並加強學童對未精製全穀物及蔬果對健康的好處的認識
執行情形
活動一:全榖雜糧探索隊 透過遊戲讓學童認識全榖雜糧,了解其營養價值。準備多種全榖雜糧及相應道具,並進行互動。學童輪流前往各站點,觀察、聞香、摸全榖雜糧,並分組進行筷子挑穀物比賽,計算挑選對的穀物數量。活動發現低年級學童不會拿筷子,有趣地用手撥穀物。
活動二:營養賓果 以穀物代替賓果數字,小朋友在娛樂中認識食材。介紹穀類名稱後,小朋友填入各種穀類名稱,抽取夾鏈袋並說出名稱,先連三條獲獎。
活動三:綠豆糕手作體驗 引導學童認識食材,了解其營養價值,並提升烹飪技能和飲食健康意識。介紹食材後,學童親手製作綠豆糕,主持人講解每步驟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項,完成後品嚐自製糕點,分享心得。




三、活動之質量化指標:
參加人數 14人,參與滿意度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