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醫大進行EMI(以英語為媒介教學)的教學方法與策略:
- 教師提供教材和資源:確保適合的全英語教材和資源支持EMI課程,並結合學科相關的英語教材和醫學專業資源,使用文字及視覺圖像和實際示範來幫助理解,有助於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 教師專業培訓:EMI課程需要教師具備良好英語水平和教學能力。本校提供教師英語教學的培訓,更好地應對在英語環境的教學挑戰,包括如何解釋專業術語和概念,以及幫助學生克服語言障礙。
- 師生課內外互動和反饋:鼓勵學生參與課堂互動,提供即時反饋。透過小組討論、議題搜查和角色扮演活動來提高練習的機會。同時,教師積極提供學生的表現反饋,幫助他們改進英語表達和理解能力。
成功的EMI課程平衡學科內容與英語教學結合,適當運用教學策略和資源支持學生學習。本校應外系教師(含外籍教師)EMI授課某單元的學習策略與課堂方法,如下說明:
EMI教學三大學理:1. “cognitive” -“認知的”。指學習者對於課程學習事物的認識、理解和思考能力,包括知覺、記憶、思維、理解和解決問題等過程。
2. “Metacognitive” -“元認知的”。指學習者對自己學習過程的認知,即知道自己知道什麼、理解自己的學習方式和策略,以及能夠對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和調整。
3. “Interactive” -“互動的”,指兩人或多對象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影響的狀態或過程。在教育或技術領域,能夠讓學生主動參與、操作並獲得反饋。

學習策略1,在醫學科課堂中,學生與聊天機器人互動的優點與方法:
- 個性化學習體驗: 聊天機器人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與需求,給予個人及個性化學習,幫助更好理解和記憶學科內容。
- 提供即時反饋: 與聊天機器人互動時獲得即時反饋,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和不足之處,有助於及時調整自我的學習方法。
- 增加學習動機: 與聊天機器人的互動具吸引力和有趣性,,增加學生的學習動機。
- 課外與課前的教學訓練: 聊天機器人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的助教,提供額外的練習和解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知識。

學習策略2,在醫學科課堂中,小組討論的優點和方法:
- 促進學生全英文互動: 小組討論促進學生全英文互動和合作,更好理解和記憶學科內容。
- 小組同儕啟發思考: 透過與同儕討論,學生聽取不同的觀點和見解,啟發自己思考,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 提高全英文表達能力: 參與小組全英文討論,幫助學生提高表達和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 激發全英文學習興趣: 小組討論使學習變得更加活潑和生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總的來說,與聊天機器人互動和小組討論都是提高EMI教學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方法,本校將配合各學科教學目標和學生需求適當地結合,以不同教學與學習的策略,提升本校EMI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