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六部參賽作品,歡迎欣賞!😄
第一組【特優】
組員:張惠恩、陳宜平、林其賢、吳雙、許家瑀
1.作品名稱:
誰說中山醫不好玩😍台中竟然也有300年國家古蹟!?正港台中人帶你飛~求考運必訪寶地/探訪祖傳四代的寶藏店舖
2.作品簡介:
我們以不僅地理位置上以中山醫為起點、更用中山醫學生的角度去帶領同學們透過童趣的視角去探索南屯老街充滿風情的人事物。在這過程中也插入許多有趣的小花絮,無論是犁頭店的前掌門人客串抑或是可愛的綠色怪獸出沒等等都收錄在我們短短五分鐘的影片裡。
3.創作理念:
我們希望透過這部影片將地緣相近的中山醫與南屯連結起來,以學生的視角一同探索與發現。在媒介上我們選擇藉由跟著穿山甲來探索秘密景點的方式呈現,不僅傳達出穿山甲曾經以南屯地區為棲息地的象徵,也像跟著牠走過一遭他的家園,去看看300年歷史的萬和宮、氣派的文昌廟、人聲鼎沸的南屯老街。 在場勘時我們也發現每一句對白、每一個轉身的驚呼其實完全不需要設計,南屯老街自帶的魅力無需我們加工。而實際上也將臨國考的我們也在文昌廟前誠心祈禱,希望能夠求得好成績。 正因為南屯老街的萬種風情值得更多人了解,我們最後將自己最喜愛的景點集結起來,以精華的方式呈現。希望能夠由學生的日常為視角去認識離中山醫不過十分鐘車程的南屯老街。
================================================================
第二組【優選】
組員:邱柏勳
1.作品名稱:
犁頭—「初」
2.作品簡介:
影片分為起、承、轉、合。開頭以老街及其周圍風景剪輯而成,接著再配合音樂將在老街所見的景色呈現出來,以及與三角街老闆娘聊天的過程,了解南屯早期的特色小吃(麻芛)。再來拍攝來來往往的車輛作為整部影片的轉折處,描述都市化的影響,從理性轉為感性的角度來做剪輯,最後再以萬和宮作為人們不忘的信仰。
3.創作理念:
在南屯老街取景的時候,發現在這小區的外圍總是能看到高樓大廈在旁俯視著,激發了我創作的靈感—都市化下的樸實小區。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比於過往,生活步調逐漸加快,感覺再不努力撐著與打拼,就要被時間與金錢給吞噬,在一夕之間就消失殆盡,但在這些壓迫下,一定有他們當初堅持下去的信念,可能是家人、朋友、書本或電影所給予,抑或是宗教等。萬和路與南屯路的交界處,總是有來來往往的車輛通行,感覺這裡只是人們通往市區和離開市區的交通要道,可能路過的人從來沒有認真欣賞過老街上的人文及地理風景,所以也想透過這部影片來讓大家發現犁頭店街從古至今所保有的美景。
================================================================
第三組
組員:李昀樺、林宥姍、汪沁豫
1.作品名稱:
跟著我們一起重回犁頭店享用在地美食|台中南屯老街|真巧味麵食|周記豆花|台農57號冰烤地瓜
2.作品簡介:
主要是想帶大家重回南屯老街,原本計畫找一位在地人帶我們吃在地美食以及介紹為什麼帶我們吃這間美食,但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所以我們改變行程,在老街詢問了在地人有什麼推薦的美食!希望大家會喜歡這部小小的短片~
3.創作理念:
希望藉由實際到訪南屯老街,感受當地文化氣息,看見因時代變遷而改變的街道,品嚐在地人推薦美食,體會古早味小吃。 從繁忙的生活中找尋一些純樸,放慢生活的步調,細細品味老街的每一處風景,讓生活得以喘息。
================================================================
第四組【優選】
組員:魏天鋒
1.作品名稱:
台中第一街-犁頭店
2.作品簡介:
開頭是犁頭店大致地理位置以及從中山醫到犁頭店的路線圖,再來簡介犁頭店歷史人文背景,著重介紹犁頭店2大宮廟-萬和宮跟文昌公廟,最後以人文傳承,誠愛精誠收尾.
3.創作理念:
由於我是台南人,平時就喜歡去各大宮廟參拜,以及欣賞卯隼建築、宮廟壁畫壁刻、燕尾式房頂……等中國建築之美,在得知比賽消息,實地走訪犁頭店之後,就毅然決然決定以宮廟為影片主軸,一來我對於各位神明算是熟悉,二來這是我的興趣愛好.
================================================================
第五組
組員:丁又文、陳棠曦、顏彩妃
1.作品名稱:
穿過山海 南得遇見鯉
2.作品簡介:
「齁⋯又⋯要我起來工作⋯我都還沒睡飽⋯真是麻煩啊⋯」 一位中山醫的學生小梨不小心喚醒了沈睡在南屯老街下的穿山甲神獸,正當小梨都還沒來得及搞清楚狀況,就來了一場奇妙的犁頭店探險! 從康熙時期的打鐵熱潮,到日治時期的萬用蔴芛⋯ 有穿山甲這位長居住民的介紹,不僅引起了小梨對犁頭店的喜愛,也對南屯文化更加認識了!
3.創作理念:
成員來自南北兩地,做影片前對南屯可說是一點頭緒都沒有。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當我們在網上初步瞭解何謂「犁頭店」、整理出心智圖後,決定在假日實際探訪歷史的根源。 實際到訪南屯的我們,開闊了原本僅有的網路視野。尤其進入南屯麻芛文化館後,透過歷史展覽與服務人員的分享,更能感受當時人們如何解決生活問題、發展文化特色等。 有了這些更深刻的理解與體會,才能給予我們的影片更多意義! 影片的主軸圍繞在穿山甲與中山醫學生的互動,希望以兩者間幽默有趣的對話方式,讓欣賞影片的觀眾也能快速理解我們所要表達的犁頭店文化。
================================================================
第六組
組員:曾嬿瑜
1.作品名稱:
探索南屯文化
2.作品簡介:
宣揚臺中市南屯區在地文化的歷史、特色與風土民情。
3.創作理念:
對於南屯文化有興趣,並且平常很喜歡去欣賞很多歷史文化館。希望這些東西,能被更多人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