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重點及目的:
虛擬實境製作工作坊分為開發前期、實際拍攝中期、教案製作後期三大階段。
內容涵蓋虛擬實境的獨特特色、當前發展現狀,並著重於虛擬實境在醫療領域的創新應用,讓學員能洞悉虛擬實境的發展趨勢和製作流程。在此階段,學員將瞭解如何設定和發想虛擬實境的主題,並學習如何選擇並購買合適的製作器材和設備。
此次工作坊邀請由中山醫大護理系畢業,現為萬芳醫院急診護理師的張智維講師,講師分享以醫護人員身分與科技公司合作,參與開發VR醫療應用教材經驗,因此從學校老師們製作VR醫療教案的困難與問題點切入,分享更貼近老師教學需求及將想法落地的實用技巧,將VR醫療教案投入能發揮最大效益。
二、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虛擬實境拍攝實作與討論,著重在如何選擇適用的虛擬實境剪輯軟體,並介紹一些在短短數十分鐘內便能掌握的虛擬實境影片後製技巧。讓老師們在創作虛擬實境影片時,能夠更有效率且輕鬆地進行後製工作,本次工作坊特別借用模擬診間,按照講師提供劇本讓學員可以真實拍攝教案場景畫面,再運用課程提供剪輯工具平台,進一步細節設計與規劃。
儘管經過精心剪輯的虛擬實境影片可以帶給使用者強烈的臨場感,但其與場景的互動性相對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在教學應用的可能性。對此講師指導如何使用專門的教案製作工具來開發虛擬實境學習教案。
製作過程中無需使用任何程式語言或遊戲開發軟體,就可以獨立完成虛擬實境教案的開發,以提高教學的互動性和有效性。
三、活動成果:
工作坊參與人數一共 18老師,活動滿意度 93 %。課程中分為兩組進行拍攝,老師們也都積極參與,各組完成一支短片,並互相觀摩檢視可以進步的地方,同時啟發教案設計靈感。本次活動應用教學最低成本最高效益的目標引起老師們共鳴,課後也熱烈提出相關問題與講師討論。
四、具體檢討與建議:
1.實作時間不足:
- 教師分組進行實作,但是小組成員分工未能熟練操作,實作時間有限,預期要能在工坊時間內完成教案,有其困難度。
- 建議:透過社群,先將要拍攝製作的教材進行編製腳本。
2.實做工具校內不足:
- 因為坊間最常用之工具為Insta 360,但此工具為中國品牌,公務經費不得購買,目前尚在尋找最佳之工具。
- 建議:可參照他校作法,將教案製作與科技教育公司合作。
3.數位教學教師社群成立:
- 數位教材製作需有多項專長配合,需透過跨領域合作與經驗分享,長期運作
- 建議:成立line群組,透過群組訊息與活動分享提供實作經驗




